“探索医药创新 助力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山西芮城举行
为进一步做好中医药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近日,在山西芮城举办的沙龙研讨会上,围绕“探索医药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知名医疗、医药领域专家、新闻媒体等,深入亚宝药业集团,实地探访民族药企代表的发展,了解中医药、创新药的研发情况,座谈以促进企业与地方政府互动、联合,共同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探索医药创新 助力高质量发展”研讨会现场结合时代变迁 围绕创新推动医药产业提质升级
(相关资料图)
山西是传统中医药文化大省和中药资源大省,名医、名药、名方积淀深厚。近年来,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山西中医药产业守正创新发展,产学研一体,在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同时,实现了发展壮大。
近年来山西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一系列举措助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制定了“131”系列惠企政策,引导和鼓励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131”系列惠企政策包括一套措施、三个程序和一项制度。其中,《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鼓励创新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实施,将引导和鼓励药品医疗器械研发创新、优质药品医疗器械品种集聚山西,采取创新药品医疗器械现场检查方式、实行关联审批等方式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
谈及如何看待医药与创新之间的关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原副院长、内科主任医师王国玮表示,包括中医药在内,医药的创新应充分建立在对我国国情和疾病变化认知的基础上。目前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考虑疾病谱的变化,源源不断地为医药注入创新的“源头活水”,进行传承创新发展。
“‘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这是中医药长盛不衰的秘诀。”亚宝药业集团董事长任武贤说,亚宝的发展是以中药为主,化学药作为补充,一直以来集团都把创新作为企业永恒的主题,在发展中将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和创新营销等方面全方位融合进行。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是中医药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王国玮指出,传承精华要注重时代感,要结合现代人的发病情况、疾病谱变化、社会变迁来挖掘、利用精华。医药行业创新,必须具有时代性,结合了时代的传承,就是一种创新。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肾内科主任、教授占永立认为,中医药创新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无论是对中医药产品的二次加工还是研发创新药,都要把握准研发方向,通过科技创新引领中医药产业发展,并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科技创新。
靠中医人才促产业创新 助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加强中医药创新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为亚宝研究新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任武贤结合企业发展实际介绍说,多年来亚宝从中药产品开发,到中药专利保护,再到生产过程不断迭代升级。在老经典名方或老中医理论经验基础上,结合现代疾病不断探索,进行中药二次开发或创新研发。
“创新一定要建立在守正的基础上。我国有十分丰富的经典名方资源,如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等,经典名方是我国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临床疗效显著,开发经典名方意义重大。对于经典名方,我们可以研究其新的适应症与用途,相信未来在中医专家、药学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会有更多的经典名方可供选择,满足公众的健康需求。”王国玮补充说。
“以亚宝为例,集团在透皮制剂方面不断进行创新,把丁桂儿脐贴、消肿止痛药、小儿腹泻贴等一批中药贴剂产品发展过来,近期我们又把化学药溶剂胶贴、热熔胶贴引进到中药里来。”任武贤说,现在的中药贴剂里使用的天然橡胶成分复杂,过敏性较严重,经过七八年研究,利用热熔胶贴和溶剂胶贴等辅料改进传统中药贴剂,解决了中药贴刺激过敏的问题。
当谈及中医药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时,任武贤表示,创新发展中医人才是基础,若没有中医人才在理论方面进行临床实践研究,开展中医药工作将变的困难;建立中药材种植、管理、采购等一系列标准;同时规范中药炮制标准,形成国内统一体系;还需研制具有更多适应症、方便吸收、副作用更小的制剂剂型。
占永立亦认为,人才是中医药发展的第一资源,在其中发挥着支撑保障作用。我们需要根据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特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为目标,以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为依据,持续优化中医药人才结构,不断提升中医药人才素质,助力中医药实现传承与创新发展。
“接下来,我们要加大投入,同时加强和大专院校以及科研单位的合作,以临床为基础,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强化中药临床经典名方和医院制剂的研究。”任武贤坦言,未来我们将继续发挥中医药的强项,解决一些化学药、生物药解决不了的疑难杂症,助力中医药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未来特医食品发展空间巨大 创新需以科学为依据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30年,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超过16万亿元。任武贤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将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期望提高生活质量,基于此未来特医领域的发展空间将会很大。
对此,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专家邓少伟表示认同。她介绍说,近几年,我国有关特医食品的监管、经营、使用等政策不断建全完善,医院也在逐步加强营养科建设,特医食品行业正在规范化轨道。目前,我国从事特医食品的企业还较少,所以对企业来讲,特医食品产业是企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可以分为全营养配方食品、特定全营养配方食品和非全营养配方食品三类。”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何丽说,因药食同源属性,很多中药的功效成分或者说是植物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成分,比如多糖、苷类等可以在保健食品领域应用,所以秉承中医药创新发展也不要忽略了食药物质还能在保健食品、功能食品等领域使用和创新。
2019年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显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致死人数占总死亡人数88%以上。何丽指出,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当疾病治疗向疾病预防转变时,需要重视营养做好要自我健康管理。想要预防疾病,需要掌握营养知识,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到补充营养的特医食品来说,学界要进行深入科学地研究,加快产品成功转化;企业需要加快产业升级,同时做好营养宣教工作。
谈及特医食品产业发展与创新时,亚宝药业集团总工程师熊晓云表示,“特医食品的发展创新与改良型新药的研发思维类似,坚持营养协同,把数据变证据,如亚宝的三款已获批上市特医新品唯源泰、唯源全、唯源素,研发阶段均引入临床观察。亚宝特医始终围绕适用人群与科学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创新型研究,由此充分保证了亚宝特医食品的营养充足性和食用安全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