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快看:深耕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
2023年3月,上海纽约大学(以下简称“上纽大”)在位于上海浦东的前滩新校区迎来了建校十周年庆典。分散在世界各地的国际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已陆续返校,2025届学生安妮·丘奇(Annie Church)来自美国西雅图,第一次来上海,“我大一时留在了纽约校园,每学期都在不同的校园度过。我想在中国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做以前从未做过的事,这也是我当初选择来上纽大念书的原因。”
告别浦东新区世纪大道的“垂直校园”,搬至前滩新校区,上纽大校区容量扩大了一倍。风格为现代建筑与古典庭院相结合,可容纳4000名学生就读。上纽大校长童世骏希望在这里把学校办得不仅小而精、小而特,而且要小而强。
学校:一个法律地位、两个学术身份、三个社会使命
(资料图片)
上纽大的创办之路始于2006年。随着宁波诺丁汉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相继创办,引进国外一流教育资源,中外合作创办大学开启全新模式。落后一步的上海也在思考如何立足本土、放眼世界,在国际高等教育的大平台上谋划自己。有着良好国际合作基因的华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华东师大”)决定将国际化进程作为学校发展的战略路径之一,聚焦对接国家和区域对外开放战略所需,提升自身服务力和国际影响力。
2012年,华东师大与纽约大学合作创办上海纽约大学,这是中国第一所中美合办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2013年,上纽大迎来首届本科生。2023年学校在校本科生约2000人,中外学生比例1∶1;师生比1∶7。本科生一半来自国内(含港澳台),另一半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籍教师占教师总数的六成以上,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科专业设置围绕中国发展、上海城市创新、浦东开发开放所需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布局,重点发展包括神经科学、数学、金融学、数据科学等在内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童世骏用“一个法律地位、两个学术身份、三个社会使命”来概括上纽大:“第一,从法律上来讲,它是根据中国法律成立的一所中外合作大学。第二,从学术上来讲,学校有双重身份,它不仅是中外合作大学,而且是纽约大学全球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纽约大学具有学位授予资格的三大校园之一。第三,它承担着服务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中美人文交流、浦东改革开放的三重使命。”
2022年9月20日,教育部举行“教育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童世骏在发布会上作了经验分享:“上纽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开放、自信的一张名片,为增进两国青年之间的友谊贡献了宝贵的力量。学校发挥合办大学平台优势,深化国内外学术合作。通过共享学术资源、建设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培养研究生等形式,学校实现了华东师大和纽约大学的协同共进。学校在多个优势领域建立了科研平台,包括6所联合研究中心、城市设计与城市科学重点实验室、金融波动研究所等。”
人才培养是高校中心任务。童世骏说:“学校始终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服务创新经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办学重点。坚持立德树人,定位于培养兼具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走特色发展道路。”
“与此同时,学校打造来华留学新品牌,努力为把中国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留学目的国贡献力量。”童世骏补充。
合作:中美教育者的一次双向奔赴
上纽大首任校长俞立中回忆,建校伊始,大家有一点共识——上纽大不仅仅是在办一所大学,而是要探索在两种不同文化、不同教育体制下能否合作办起一所高质量的国际化大学。
俞立中说,如果只用一个词来概括上纽大创校十年的经历,就是“探索”。
创立上纽大时,中美双方的教育者们都认识到,合作不是简单照搬或复制外方的现有做法,而是相互理解、求同存异、因地制宜、与时俱进。上纽大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也是中美双方对高等教育理念、教育资源、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创新和探索。因此,上纽大自创立之日起,就在评价标准、招生方式、教师招聘、课程体系、培养模式、教学方法、学生服务等各方面持续推动改革与创新。
以上纽大的通识教育为例,学校在吸取纽约大学成熟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面对未来世界的能力需求,增设了创新与创造力、中国文化与社会等课程模块,凸显了全球视野、多元文化、跨学科、中国元素等特征。
2013年,上纽大常务副校长、美国康奈尔大学前校长杰弗里·雷蒙(Jeffrey Lehman)与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默(Paul M. Romer)共同执教,为首届本科生开设了一门必修课“全球视野下的社会”(Global Perspectives on Society)。该课程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背景,讨论围绕中国及其对世界的影响展开。此外,近1/3的文献阅读目录来自中国教育家、思想家等的著作。这门课难度很大,除了主讲教授,学校还配有12位中外助教全程辅导。
2020届学生马海天来自江苏昆山,回忆起大学一年级上“全球视野下的社会”第一堂课的情景,她说:“我们阅读了有关上海历史的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上海的发展变化。杜安·科比斯(Duane Corpis )教授让我们去思考,生活在‘全球城市’中意味着什么?其中的受益者是谁?又有谁在全球化浪潮中被边缘化?这门课促使我去反思,是一门颠覆我以往认知的课程。”
2019年,童世骏就任上纽大校长。对于这所学校的重要性,他有自己的体会:“教育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社会发展的民生重点,也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基础。中外合作办学的学校在这一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现在的教育一定要面向全球,一定要用好全球的资源,一定要在全球竞争、全球合作的过程中发展好自身,并且通过自己的发展来实现教育的社会使命。全球的地缘政治、公共卫生危机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大挑战,这些危机的克服需要有更强的国际理解能力、国际沟通能力,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更好理解的人才。”
2020年春,新冠疫情暴发初期,上纽大快速应对,基于纽约大学全球体系已有的在线教学工具和平台,开发出一套能最大限度还原课堂互动体验的在线教学工具包,有效保证了全校学生的正常学习。这套工具包被多所全球一流大学借鉴,包括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康奈尔大学、密歇根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普林斯顿大学等。同年秋,受疫情影响,就学于纽约大学的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学生无法按时返回学校。为此,上纽大和纽约大学积极合作,为3000多名纽约大学中国学生提供“Go Local(就近就读)”,并确保教学质量与纽约大学本校同等。“Go Local”项目持续开设了4个学期,共为近7000人次的中国学生在上海就近就读提供支持。
学生:在世界的大课堂里,找到真正的自己
上纽大鼓励学生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与来自不同国家、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老师、同学充分沟通交流,相互学习,感受跨文化差异,适应跨文化交流。
“挑战自己”,这是上纽大常务副校长雷蒙分享的一条经验。他认为这是学生在上纽大的4年里,应该每日践行并将终身受益的“秘诀”。
2021届学生张麒麟刚跨入上纽大时倍感压力:“觉得学习差距很大,要慢慢地去补。大一、大二的时候,我都有一些自卑。我们的很多教授也走过这样的路,会体谅我们,教授对我影响比较大。”学校的空间既小又大、历史既新又老、育人既严又暖,张麒麟充分体验了上纽大高水准的导师指导和学术体验。
到了大三、大四,张麒麟慢慢找到了自信。在毕业典礼上,张麒麟作为本科生代表致辞:“在上纽大的4年里,教育是途,人是目的。这样理念中的未来,学习和成长是一曲渐强的音阶,直至终点。”
在上纽大,学生们始终在体验教育的国际双行线。上纽大虽然采用全英文教学,但国际学生也需要学习中文并计入学分,中文听说读写达到中级以上水平方可毕业。中方教师除教授国际学生中文外,还承担着中国历史与文化的授课任务。上纽大目前开设的“中国传统智慧及其现代转型”“中国的政治制度”等课程,受到学生广泛好评。
“我的中文名字叫周罗克,罗马and(和)周末。”来自美国佐治亚州的2023届学生Roark Bruce Jones开朗、健谈,就读于商业金融专业。虽然来上海才两年,但已能用中文流利交流。在上海,周罗克很享受课余时间乘坐公共交通、走街串巷的种种经历。“我每天都跟中国人打交道、聊天,去了解中国人的世界。中文要敢说错,如果敢说错就会说对。”
10年来,先后有26位院士级的学者来上纽大授课。此外,上纽大还拥有一支近300人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师生比维持在1∶7,25人以下小班授课比例超过75%。
在完成前两年学业后,上纽大学生可到纽约大学全球体系中的其他校园和学习中心进行1—2个学期的海外学习。据统计,截至2022年,上纽大6届本科毕业生1600多人中,超过60%的中国毕业生赴海外深造,且90%以上进入世界排名或专业排名前50的世界一流大学。每年,上纽大都有中外学生被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和北京大学燕京学堂项目录取。
童世骏说:“在我看来,在价值多元的当代世界,中外合作学校承担着培育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特殊使命。”
十年:新征程 再出发
应发展之需,答时代之问,十年来上纽大立足上海浦东,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学校为国际合作和人才培养搭建了交流窗口与实践平台。学校依托中外合作办学的独特优势,也搭建起中美人文交流的桥梁,展现出在世界范围配置优质教育资源的能力和强劲发展势头。
童世骏表示,下一个10年,学校将坚持本科教育重中之重,加大硕博两级培养力度;促进不同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基础科学创新发展;打造“数学+”学科集群,优化教学科研软硬环境,夯实长远发展政治基础。上纽大将在更好地发挥中外合作高校的平台优势、人才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同时,更好地依托纽约大学和华东师大,更好地利用上海市尤其是浦东新区的地方发展资源,扎扎实实建设已建立的多所与华东师大的联合研究中心以及城市设计和城市科学重点实验室、金融波动研究所等科研平台,实现在教学、科研两方面都进入高水平、可持续发展轨道的目标。
《中国教育报》2023年05月04日第9版
作者:本报记者 段风华
关键词: